萬聖節成國產恐怖片新爆發點
  作者:數太奇研究總監 王知凡 來源:數太奇
  萬聖節是西方的“鬼節”,裝神弄鬼是小孩子的玩意,通宵看恐怖電影才夠範兒!金秋十月末,萬聖節檔降臨,國內院線為影迷們準備了一場恐怖電影的饕餮盛宴,恐怖、驚悚、懸疑類影片扎堆上映,從10月17日到11月14日,共有10部帶有恐怖色彩的電影上映。
2014年萬聖節檔中國院線上映的恐怖片
  從上映影片的產地來看,除了美國進口的《移動迷宮》和中韓合拍的《怨靈》外,均是國產恐怖片。
  國產恐怖片市場呈階梯形爆髮式增長
  20世紀80年代以來,隨著思想解放運動的深入和國產電影市場化發展,作為商業類型片的一種,中國恐怖電影的製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績,涌現了一批有社會影響的作品,如《黑樓孤魂》(1989)、《夜半歌聲》(1996)、《天黑請閉眼》(2004)、《好奇害死貓》(2006)、《荒村公寓》(2010)、《孤島驚魂》系列(2011、2013)、《筆仙》系列(2012、2013、2014)等。
  2010年以來,國產恐怖片製作呈現了階梯形爆髮式增長,商業營銷手法的運用也越來越嫻熟。2009年,院線上映的國產恐怖片只有2部,占國產影片數量的2.3%,單部影片最高票房《午夜出租車》是1290萬元。2010年,國產恐怖片迎來了第一輪高峰期,恐怖片的數量占到了國產影片數量的8.8%。但在數量急劇上升的同時,國產恐怖影片的質量並沒有大的突破,導致了“營銷熱、口碑冷”的局面,這也直接影響了來年國產恐怖片的票房增長。
  2011年,國產恐怖片進入陣痛期,雖然影片的絕對數量有所上升,但除了香港導演執導的《孤島驚魂》取得了9000萬票房的成績外,其他幾部影片的平均票房不到1000萬,較2010年1702萬的平均票房有所下降。
國產恐怖片數量增長趨勢圖
國產恐怖片最高票房與國產影片最高票房對比
  從暑期檔向萬聖節檔轉移
  暑期檔向來是恐怖片的集中上映時段,但是從恐怖片的觀眾年齡來看,並非如暑期檔的目標一樣是年輕群體,而是集中在31-40歲。根據數太奇在全國範圍內(15萬樣本)的調查數據顯示,恐怖片觀影意願最高的是36-40歲和31-35歲這兩個年齡檔,分別為26.6%和21.5%,高於30歲以下的年輕群體。
各年齡階段觀眾恐怖片觀影意願
  從近兩年的檔期分佈來看,國產恐怖片集中上映的時間段從暑期檔漸漸向萬聖節檔轉移。2012年萬聖節前後一個月的時間內(10月15日-11月15日),只有一部《詭愛》在10月30日上映,而從6月中旬到8月底這段時間里,共有6部國產恐怖片登陸各大院線。2014年,在萬聖節期間上映的國產恐怖片增加到了9部,暑期檔上映的影片則降到了4部。
2012年-2014年暑期檔和萬聖節檔國產恐怖片上映數量
  國產恐怖片:見效快、副作用小
  與愛情片、喜劇片、甚至災難片這類老少咸宜的電影類型不同,一些自稱為“膽小”的觀眾會直接拒絕去看恐怖片,這使得恐怖片的觀眾群體相對固定,並且觀眾對恐怖片質量的好壞也有明確的評定標準:是否恐怖。
  2006年開始施行的《電影劇本(梗概)備案、電影片管理規定》中要求,電影片禁止載有“違背國家宗教政策,宣揚邪教、迷信的”內容,必須刪剪修改“夾雜凶殺、暴力、恐怖內容……有強烈刺激性的凶殺、血腥、暴力、吸毒、賭博等情節”內容,為了順利通過電影審查,中國恐怖電影的製作已形成了一套不成文的行業準則,其中包括“影片中不能有真正的鬼魂存在”、“靈異現象最終會有科學的解釋”等。
  這些規定使得國產恐怖片在恐怖場景的表現方面很受限制,往往只能靠突然出現的鏡頭+刺激的音效這種簡單的手法來表現。就像毫無鋪墊的,一個人突然從門口面跳出來大喊一聲,這種“嚇你一跳”的恐怖見效最快,但事後想想,也沒多少後怕的感覺。而更為高級的恐怖形式,即營造心理恐怖氣氛,則需要更高水準的鏡頭藝術運用和邏輯嚴密的劇本編輯,國產恐怖片在這些方面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,尤其是影片末尾當一切都有了科學合理的解釋後,“天下無鬼”又是一片雲輕風朗。
  還有不少影片大打擦邊球,直接以驚悚片、懸疑片的類型呈現,而真正意義上的國產恐怖片數量並不多。
  所以,雖然今年萬聖節影院里恐怖片扎堆,到處都是設計誇張的海報和廣告詞,節日氣氛營造的十分濃厚,看似“百鬼夜行”,但並不會真正給觀眾帶來多少困擾。喜歡尋求刺激的觀眾可以去嘗試《恐怖電影院》、《怨靈》這類直接打上“恐怖”標簽的影片;希望尋求視覺盛宴,卻又不想被嚇得尖叫的觀眾則可以拿《秘術》、《密道追蹤》這類以驚悚、懸疑為特色的盜墓片“嘗嘗鮮”。
(編輯:SN009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en15enfjx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